我的音乐该做多响?

我的音乐该做多响?

让我们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应该把音乐控制在什么样的响度下?”答案并不总是-14LUFS。

虽然这个数字不断被抛出,但除了是Spotify采用的响度正常化标准外,我们找不到其他采用的理由。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如何用iZotope的Ozone 9实现一个特定的响度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Spotify的建议值)。 如果你想达到一个特定的电平值,那么Ozone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为什么要把你的母带做到某个电平(而不是如何做到),那么,请继续读下去。

响度和动态范围

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耳朵内细小“纤毛”振动传递的信号,来转译声音。声音的响度越大,越能刺激“纤毛”振动,也就意味着声音更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这就是我们喜欢大响度以及所谓“越响越好”的原因。

如果你跟音频工程师聊过天,那么你肯定知道,我们最爱永无止境地谈论动态范围,或者说,某段音乐内最小电平和最大电平之间的差异。好的商业母带作品应该是充满动态的(如果最小电平和最大电平之间没有差异,那这样的歌曲根本没法听),但同时也需要”够响亮“和”令人兴奋“(否则,你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母带处理需要平衡上述的所有要求。

这种平衡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音乐风格。不同的响度等级适合不同的风格。比如,流行乐和EDM比传统的古典乐或爵士乐更响。这很容易理解 – 像EDM这样风格的音乐,通常都要尽可能地靠近听众,无一例外。相对地,在古典乐和爵士乐中,作曲家会更大程度地利用动态范围。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动态范围过大的母带作品可能无法很好地在某些消费级音频系统或环境下播放。比方说,我带着AirPods坐地铁去上班。如果母带处理保留了很大的动态,那么我可能无法听清这首歌里的全部内容。另外,如果动态范围过大,那么歌曲里较小声的元素可能会被同频率范围中其他大声的元素掩盖。

让我们来讨论另一种情景:这首歌要放到俱乐部播放吗?在俱乐部系统中,动态大的母带可能会有不同的音量,可能会让DJ被迫来回调整增益旋钮,保持歌曲之间的音量一致。换句话说,如果音乐不是为这些环境服务的,那么,你应该有空间还原出这些剧烈的动态变化。

响度正常化和和数字流媒体平台

因为动态范围跟风格的关系密切(甚至在同一风格下都会不同),所以数字流媒体平台(比如Spotify、Tidal和Apple Music)会应用所谓的响度正常化处理。响度正常化的意思是,数字流媒体平台会计算你音乐的平均响度,然后调整回放音量,达到大致相同的响度水平。

支付 ¥1 购买本节后解锁剩余55%的内容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上午4:59
下一篇 2023年4月18日 上午5: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